Skip to main content

明智顯悲.愉快學習.家校溝通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以「明智顯悲」作為辦學理念,吳永雄校長解釋:「即是教導學生要有慈悲心,並且啟發他們的智慧。『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位小朋友都有學術或體藝方面的獨特潛能,學校就是要將之發掘、啟發和呈現出來」。因此吳校長上任三年,一直積極帶領學校舉辦多項啟發學生學術和體藝的活動,同時亦透過多樣化的方式建立「愉快校園」的氛圍,除了獲得家長和學生的支持,更得到教育局外評隊伍的十分正面及高度的評價。

              

家校溝通.愛的傳遞

很多學校選用電子工具時,均會集中於校園行政功能為主,對象主要針對老師與學生之間,但吳校長更欣賞 GRWTH重視「家庭成員」這個非常重要的元素。他分析家長日常都會經常性地使用手機應用程式,因此即時性、操作流暢度及界面設計等均十分重要。相比學校沿用電郵、學校網頁等資訊發布途徑,除了速度較慢外,家長亦較為被動。學校透過 GRWTH 即時訊息通知家長,便可做到實時通訊,減省教職員同事的行政工作,讓老師投放時間專注教學。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非常重視家校溝通,吳校長每天早上都會站在校門外迎接學生上學,藉此機會與家長多見面多聊天。學校每月也會舉辦家長早餐聚會,為家長提供足夠的溝通渠道以表達意見。
另外,吳校長重視家長的程度,在一件事情上更是表露無遺:原來全校家長都有校長的手提電話號碼,家長如有任何疑問或意見,均可透過手機通訊程式直接向校長查詢,而校長亦堅持當天便會親自回覆。吳校長坦言:「當初的確忙得不可開交,特別在每年的學期初段,每天也會收到大量訊息,即如校巴遲到、新校服出現瑕疵等問題,家長也會跟我分享」。然而,信任就是日積月累而成的,校長形容,現在與家長已經形成了一種互信互賴的緊密關係,家長相信學校會透過 GRWTH「即時訊息」主動發送資訊。「使用 GRWTH 後的確加強了家校溝通,我們可以透過即時訊息發放資訊給家長;班主任又會不時發送學生的校園花絮,家長們均感受到學校對他們的重視」吳校長說。

GRWTH 「即時訊息」的單向發布途徑,除了全校訊息,更可按班別、按群組發送,亦可指定單一接收對象,方便校長及教職員將校園點滴主動發放,更添靈活性。家長亦可隨時利用,手機透過照片、影片、音效等,共同參與子女的校內及校外的學習和活動,與子女共同感受成長的歷程與喜悅。

吳校長坦言:「於校內推動 GRWTH 的初期,的確要制定規則要求老師發放訊息,以吸引家長關注。唯推行至今差不多兩年,現在同事已不需要任何提醒便會主動將日常點滴發放至任教班別的群組內;家長亦已經養成每天打開 GRWTH 手機應用程式的習慣。GRWTH 為學校團隊、學生和家長帶來的互動和滿足感,是我認為感受最深刻的」。

教師團隊執行力高、機動性強

由於校內老師較為年青,對新事物接受程度高,而且 GRWTH 的界面清晰簡單,教師團隊很容易便上手,因此推動電子校園亦較易看見成效。在各方面的配合下,家長爲多了解學校和孩子的日常校園生活,都非常踴躍地主動安裝。因此佛教中華康山學校約花了半年時間便將安裝率推至 80% 以上。

  

               

校運會.壞天氣.人情味

吳校長又分享了一個深刻的經歷,學校舉辦校運會當日,遇上了十分不穩定的天氣,但爲了讓同學們體驗參與運動會的樂趣,學校決定如期舉行。校方於當天早上六時透過「即時訊息」發放上述決定,除了所有家長順利接收消息外,全體家長更是一致支持,認爲讓小孩子體驗即使下雨也沒甚麽大不了。另一方面,校長更加感恩當日有 30 多名家長義工的傾力幫忙,家長義工們為了避免小朋友在比賽時跌倒受傷,統統放下身段幫忙清理跑道上的雨水,最終讓運動會順利圓滿進行。

學校善用「GRWTH」即時訊息,於當日早上發放信息通知全校老師、家長和學生如期舉行運動會外,運動會期間拍攝的照片更即時傳送予家長,令大家印象更為深刻,感受也更窩心。

無功課日.讓快樂彈起

吳校長和教師團隊一直努力為孩子營造愉快校園的氛圍,吳校長勇於推行「快樂星期三」無功課日,逢星期三便暫停功課,更購置彈床讓孩子於午休時段在操場盡情彈跳,讓快樂升溫。而教師團隊也會透過 GRWTH 向家長發放這些點滴,共同分享快樂。有家長問:「爲為甚麽不推行星期五無功課日?」吳校長認爲星期六、日學生已經放假,做功課可以幫助保持學習進度。經過星期一、二的努力,星期三是休息放鬆的好時機。

與此同時,學校亦得到了叫人鼓舞和欣慰的回饋。教育局外評隊伍於本學年到校進行校外評核,抽樣訪問了百多位家長及學生,他們都表示十分喜歡學校,而家長亦反映校內老師都十分疼愛孩子。其實,愛的傳遞一直圍繞着整個校園,這種氛圍亦令學校近年人氣飈升,學生人數急速遞增。

一生多體藝.發掘內在潛能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重視呈現學生不同的表現和性向,吳校長說:「學校在學術方面找了資優教育專家為學生每年進行個人資優評估,追蹤學生六年間的個人學習進程;但體藝方面的能力卻較難以用一個清晰及連貫性的方法呈現,GRWTH在這方面正好補了缺。」
學校強調「一生多體藝」,即每位學生也可以參與多項關於體育及藝術的多元智能活動,例如:古箏班、龍獅隊、機械人製作等等。他感激教師團隊一直為學生傾出熱情與至誠,部分老師除了教導主科外,更有教練資格:英語欖球、中國舞等課外活動導師均由校內老師一手包辦。
學校要求老師或導師就每位學生所參加的課外活動作出個別的描述和評語,另一方面,亦會鼓勵學生利用 GRWTH 「成長日誌」將校園生活、學習經歷、生活點滴、活動過程和感受等一一記錄下來,由系統儲存及建立學生成長歷程檔,讓家長可以更了解孩子的強、弱項,陪伴他們一起成長。正因為 GRWTH 不單單重視量化的數據,更著重質化的深層記錄,這樣的發展理念最令學校欣賞。

呈現屬於每個孩子的 No.1

一直以來,大部分家長均以學校派發的成績表來衡量孩子的表現,但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潛能,有部分學生學術成績優異,有部分學生則擅長體藝發展。假若老師只重視學業成績,處於中游的學生便往往被忽略,亦可能因此埋沒了上台表演的機會,甚或影響小朋友的自信心……骨牌效應下,小朋友會錯覺以為自己做任何事都一事無成。因此,學校希望發掘每一位學生於學術及體藝方面的能力,予以不同的表現機會,從而增強自信心,成為自己的冠軍。近年,同學在校外學術及體藝比賽中屢獲殊榮,這些卓越成績令吳校長對辦學信念更是堅定不移。
吳校長認為:「學生的學習成果不應只局限於一個學年,因為學年會跟隨成績表派發後結束,但成長應該是一個長遠和持久的追蹤及精進歷程」。GRWTH 正在開發的「多元智能概覽系統」正跟以上理念「不謀而合」,因此學校了解有關系統的設計理念和詳細功能後,便爽快地決定使用。
GRWTH「多元智能概覽系統」以跨年度方式儲存了學生於體藝方面的記錄及成就,除了學校可輸入記錄外,學生及家長也可透過手機或網頁平台向學校申報校外比賽成績以作審批,以期全面整合學生校內、校外的整全記錄。
另外,學校亦可按每位學生參加各項活動或比賽時的表現給予評語,並匯出顯示整體表現的概覽報表。
每當學校或學生輸入一項記錄時,系統便會要求選擇相應的「才能點」,用以呈現學生的多面性及專長。系統更會分析學生參加的活動或比賽,並以「雷達圖」形式展示十種多元智能的數值,反映學生學術以外的多元智能。
為了深化學生的經歷,系統更會引導學生以「成長日誌」形式作延伸紀錄,並組成學生歷程檔,內容包括:相片、地點、心情及感想、活動類型、性質、能力點、老師或教練的評語及評分等等。
學校和 GRWTH 都希望將孩子的特性呈現,讓家長更了解子女的強項,讓孩子更相信自己的能力。數據也許是冰冷的,但經過老師的分析、自身的反思,和系統的運算所得出的多元智能學生歷程檔,便使報表注入無限暖意,成為更值得珍藏的重要回憶。
 

恩師的啟蒙.冰山的啟發

求學時期的吳校長成績屬於中游份子,談不上優秀但亦不是頑劣學生,因此難以令老師留下深刻印象。直至他就讀中四那年,遇到人生的啟蒙老師,發掘了吳校長的寫作才能,並鼓勵他嘗試每天以文字紀錄想法並交回修改。就是這個鼓勵和建議,令吳校長越來越喜歡寫作,成績亦越來越好,最後更立志成爲一位啟蒙他人的老師。
吳校長提醒了我們,當我們看到一座海面上的冰山,往往只著重海面上的一角,而忽略了海底的大部分。然而教育和成長不能夠只追求表面上的表現,更需要探索和啟發的是學生的內在潛能,因為有諸內才能形諸外。我們相信,教育有千百種不同的方法,但利用系統整理和分析學生的數據,肯定是其中一個事半功倍的有效工具;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教師必須毋忘初心,關愛每一個孩子,為發掘及發揮他們的個人多元智能而竭盡心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