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傳承愛·擁抱夢想GRWTH飛
「只要有夢想,凡事可成真」是張作芳校長與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共同努力的方向,而「豐富孩子人生歷程」則是 GRWTH 一直秉持的理念,兩者相互共鳴,於是促成了這一趟「夢想啟航」,讓校方與 GRWTH 攜手將科技融入孩子的學習歷程,成就孩子的夢想。
適逢建校 40 載,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與 GRWTH 在 2016 年 10 月 8 日舉行了「40 週年校慶啟動禮」,活動當天近 500 位師生及家長聚首於星期六的早晨,場面熱鬧非常。

夢想啟航禮 同學們為夢想「使盡全力」

kyn-1

GRWTH 與學校希望向學生傳遞「只要堅持,夢想便可遨翔天際」的訊息,鼓勵他們為自己的夢想勇往直前!

活動當日,校方除了邀請校友會主席 ─ 陳惠芬女士出席外,GRWTH 亦透過 Sport.Plus 的協助邀得香港空手道精英運動員 ─ 李嘉維(Jimmy哥哥),一起為同學們分享追夢的心路歷程。在啟動禮開幕儀式上,校監陳永超神父、校長張作芳女士、家教會主席林彥彤女士及兩位嘉賓在壁報上親手貼上各自寫下的夢想,並率先投放夢想號紙飛機,以鼓勵同學勇敢追夢,夢想正式啟航!
終於輪到同學們期待已久的夢想放飛機儀式,同學們紛紛拿出設計特別的紙飛機,有加長版特別號、也有多功能戰機型等,仿佛每位同學都有一個自己專屬的夢,走出自己獨一無二的路。
同學們在嘉賓和老師的帶領下,作好準備姿勢,朝向天空盡力一揮,努力將飛機擲得又高又遠,落力讓帶著夢想的紙飛機於天上飛翔,同學們都表現得非常雀躍!

勿忘初衷 想放棄時回想自己訂立夢想時的心

分享會當中有空手道表演示範,小朋友們紛紛舉手要作助手幫忙,現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

當日,香港空手道精英運動員李嘉維先生應 GRWTH 的邀請出席活動,與學生分享運動員生涯的點滴。不少人都喜歡與人分享自己的輝煌成就,作為精英運動員的 Jimmy 哥哥,更是不乏為港爭光、到世界各地交流、與頂級運動員切磋的機會。然而,人生旅途上難免會遇上一些巨牆,Jimmy 哥哥就希望與同學們回顧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失」來襯托「得」,勉勵同學一直堅持奮鬥。
2012 年可說是 Jimmy 哥哥在整個運動員生涯中的低潮時間。當年他需要參加十場比賽,卻因第一場比賽失準,而影響了往後八場比賽,九場賽事均告落敗。 Jimmy 哥哥失去了自信,可幸在最失意的時候,親友、隊員、教練仍然陪伴著他,給予鼓勵和支持,讓他重新領悟到比賽並不是
追求成績,而是享受當中的過程,做自己最喜愛的事。尋回當初投入空手道的初衷後,Jimmy 重新站上擂台,調整心理狀態,終於在第十場賽事創下佳績!
最後Jimmy哥哥在木板上簽名,讓學生留念,鼓勵他們要堅持目標

最後Jimmy哥哥在木板上簽名,讓學生留念,鼓勵他們要堅持目標

分享環節後,Jimmy 哥哥亦即場作出表演示範,邀請同學和他「切磋」。小朋友們均踴躍舉手希望上台學習及挑戰用不同方法撃破木板,現場氣氛非常熱烈,掌聲不斷。有幸被 Jimmy 哥哥選中的同學,不只能上台獲得指導,更能夠得到親自撃破的空手道專用木板,而 Jimmy 哥哥更於木板上簽名並與學生合照留念,鼓勵孩子向著目標勇往直前。
Jimmy哥哥在示範完畢後再次勉勵同學:「我得,你地都一樣得,其實人人都可以做到!」讓學生知道訂立目標後,只要堅持,不要害怕失敗,只要懂得在失敗後自省,累積更多經驗,便會達成夢想!
目標因閱歷而改變 仍要保持朝夢想出發的決心
另外,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的舊生及校友會主席陳惠芬女士,也分享了她的馬拉松故事。在第一年參加馬拉松10公里賽時,她代表香港防癌協會參賽,但當時身上襯衫的商標對她並沒有特別意義;後來公司一位同事不幸患癌,陳女士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做一點事,於是她提議同事的女兒和丈夫在她的馬拉松襯衣上簽名和寫上打氣字句,而其他防癌協會的會員也相繼寫上祝福。陳女士就這樣帶著癌病患者的希望和支持完成第二年的賽事。
今年,第三次參賽的陳女士,仍會堅持她的賽跑,更要進一步挑戰半馬拉松的賽事,繼續為香港防癌協會及癌症病患者出一分力。陳女士從此經歷明白到,我們需要為夢想找尋堅持的動力,而尋夢的過程,也許會因應經歷而有所調整,但這亦是達成目標的必經階段。另一方面,她亦認為別人的支持和鼓勵也很重要,這些都會使我們堅定、強大,向目標一步步走近。
歷程能引領夢想 GRWTH 成長日誌助學生記錄一切

whatsapp-image-2016-11-13-at-5-11-47-pm-1GRWTH 亦因為「支持和鼓勵」而設計出嶄新的「家庭成員」概念,讓全家人一起創建孩子的成長歷程檔。就像兩位分享嘉賓所言,不只夢想才能引領歷程,歷程也會引領夢想,而學生的歷程則有賴學校及家長的幫助和陪伴而逐漸累積。
學校亦希望家長和學生可以透過 GRWTH「成長日誌」的協助,利用手機輕鬆便捷地將小朋友的校內、校外經歷全面記錄,以探索孩子的個人能力、才華,發揮他們獨特的潛質。透過 GRWTH 「成長檔案」的分析,家長可以協助子女培養自省的習慣,提高思維及品行水平。當然,也要配合家庭學校的良好溝通,方能給予孩子基礎及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開拓心中的夢想。
whatsapp-image-2016-11-13-at-5-11-55-pm
GRWTH 早前拍攝了一套微電影 -「看得見」,以校園為背景,泥污作引子,誤會為主軸,以帶出培養孩子正向價值觀是每個家長所面對的挑戰。
微電影推出後,更於 Facebook 專頁舉辦了分享比賽,鼓勵家長分享親子間曾產生的誤會,和冰釋的經過。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十分支持是此活動,除了多位家長們踴躍留言參與,學校亦幫忙利用「即時訊息」分享及提醒家長參與。最後,是此比賽的兩位勝出家長均由本校包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