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為成功打下基礎
天主教博智小學重視信任,沈燕菊校長分享說:「我們鼓勵互信,無論是校長對老師的信任;老師對學生的相信;家長對老師的信心…等等,都是我們非常重視」。 因此當黃禮灝主任向學校提議使用 GRWTH 家校溝通手機應用程式的時候,沈校長便因為信任老師的想法而落實試用。 學校於試用初期,由黃主任負責制訂指引、監控內容並向教職員同工、學生和家長推廣。 黃主任感恩校長當初支持這個建議,並給予了絕對的信任和適度的自由。
各持份者的支持 · 推進成功一步
除了利用「即時訊息」發怖學校資訊外,天主教博智小學的班主任們亦善用「班別訊息」與家長及學生們分享校園點滴。 黃主任被問到如何成功推動全校教職員共同使用時,他便謙遜地說:「這絕非個人功勞,是團隊的整體合作。 首先因爲老師們都希望將孩子的珍貴片段與家長分享,更重要的是同工們需要發自內心地覺得好用,方可以全面推行」。
話雖如此,但黃主任與駐校社工盧慧嫻姑娘亦經過一番努力耕耘。 黃主任於每一次的校務會、月會也會提醒同工使用 GRWTH,並且逐步指導安裝。 於應用初期,黃主任會建議及提醒同事於全體活動,最少發放一張班別團體照片,讓家長共同參與孩子的校園生活。 得到家長的正面回應後,發怖校園點滴現已成為班主任們的恆常習慣。 學校即使教學年資較高的老師,現在也能輕鬆上手,原來要推行一件工具,需要的不是規條,反而是信心和情的維繫。 沈校長和黃主任亦非常感激同工們於推行上給予的巨大支持。
另一方面,學校每逢星期三都會舉行家長聚會 -「博智家聚」,由副校長、課程主任老師教導家長處理孩子各方面的問題,由功課輔導、相處溝通、成長資訊、以至網絡資訊素養等題材也會涉獵及討論。 每一次的家長聚會均會出現,學校都會提醒及協助安裝 GRWTH,而家聚的資訊亦只會透過 GRWTH 發放。 校方於行政及應用的相互配合下,GRWTH 的安裝率亦得以大大提升。 黃主任說:「如果只是純粹的行政功能,看日程和功課,相信不會推行得成功」。
由心出發 · 愛的傳遞
作為社工的盧姑娘,非常重視情感的維繫,「學校注重人本工作,我們希望將同學乖巧一面與家長分享,讓家長知道小朋友都有能力做到」。 盧姑娘憶述學校推行 GRWTH 的初期,已經有班主任主動發放照片向家長讚賞學生於午飯時間表現乖巧。 而盧姑娘和訓導組團隊,都喜歡利用 GRWTH 向家長發放照片,除了團體照,老師和盧姑姑亦會發送個人訊息,務求展現學生於不同層面的能力及潛能,並與家長一起見證學生成長。 黃主任於校務會議亦向各同工表揚相關舉動,自此團隊間亦慢慢形成利用 GRWTH 與家長分享的氛圍。
學校希望表揚同學於不同情況的進步,因此給予大量空間和機會予每一位同學於校內表演,讓他們發揮潛能。 盧姑娘感恩地說:「部份同學因為怕醜而不願意嘗試,但老師和我只要看到他們願意於活動中踏出一步,也會透過 GRWTH 與家長分享,我們都相信,同學願意踏出一小步,就是將來成功的一大步」。
天主教博智小學著重情感的傳遞,每逢學校的特別活動總會透過即時訊息把重要時刻與家長分享。 黃主任直言:「將心比己,家長們都是希望多儲起孩子成長的過程」,而老師們亦會將照片發放視為獎勵,以鼓勵學生繼續努力。 因此學生亦會化身小助手,回到家中檢查父母的手機是否已安裝 GRWTH,並協助及指導父母使用。 盧姑娘笑說:「有時候,學生和家長會於活動翌日便追問發放相片的時間,原來他們對於這種互動亦好期待」。 這樣的正面回應,無疑是對學校的一種肯定和支持。
GWRTH 喜見這份互動,愛的傳達是我們設計整個品牌時的重要理念,我們一直認為行政工具不一定是冰冷的,家校溝通和親子溝通更需要包含情感,而天主教博智小學亦同樣為 GRWTH 發掘更多可能性。 學校重視生命教育,過往也會舉辦親子攝影比賽,希望家長與老師分享孩子值得讚賞的地方,透過攝影之中發掘。 今年已是第三屆的比賽,學校透過 GRWTH 即時訊息發怖收集相片的網站連結,家長只要用手機按下連結便可輕鬆完成整個步驟,黃主任和盧姑娘也認為對比過往舉辦經驗,今年家長的反應顯得更快更積極。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 GRWTH 的「成長日誌」是由學生和家長自發輸入,但天主教博智小學的用戶已累積輸入了 5,000 多篇「成長日誌」,其中關於「家庭」和「體能」的類別更佔了四份一的比重。 GRWTH 於年初推出了「成長日誌」的分享功能,建議學校於下一屆攝影比賽時,可考慮邀請家長分享最為感動的一篇「成長日誌」,老師除了可觀看多達十張照片外,亦可了解學生和家長的心情、活動地點和時間,更可一起經歷當下的感受。* 數據截至 2017 年 5 月
因為重視成長;因為印證夢想;因為鼓勵溝通…GRWTH 每星期也會準備一篇「夢想個案」透過即時訊息與同學們和家長們分享,當中包括世界各地的真實個案,有的關於孩子意想不到的力量;有的關於香港運動員的奮鬥過程;有的關於成長階段的實用建議…等等。 天主教博智小學一直非常支持我們的工作,總會幫忙發怖以上資訊,讓學生和家長共同閱讀相關文章,亦增加了親子溝通的話匣子。 對於這份支持和鼓勵,我們希望一直延續並推及至更多學生和家長。
沈校長為整個訪問作出總結,「今年雖為試行階段,我和同工們都是摸石過河,逐步試行,但結果則感到喜出望外,因此我們亦於新學期開始應用學生考勤功能」。 推行電子校園的步伐雖然各有不同,但這從不是速度的競賽,得到各持份者的認同和支持,反而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