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了解作為教育新瞻先驅的 朱子穎校長和 GRWTH共同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陳駿霖先生,是如何看待新常態所帶來的契機。
網上學習不為取締面授課
在疫情下, 教育科技對於學界尤為重要,他們如何理解這個教育新常態? 朱校長不直接回應這個問題,卻以網購作為比喻。「 網購可能比超市購物貴,還要購物滿一定價格才能送貨。那為何你仍然會網購? 因為網購不是要取代去超市購物,而是一件Value-added(增添價值)的我不用趕在超市關門前衝到樓下,可以即時看到鮮肉的產地來源及評價,再作出決定。」他指出,網上學習不是因為學生無法上學而出現,也不是要取代面授課堂,而是這個模式可以衍生更多新的價值,令學習變得更個人化,更能以學生為本。
「網上學習不是因為學生無法上學而出現,也不是要取代面授課堂,而是這個模式可以衍生更多新的價值。令學習變得更個人化。」
朱子穎 - 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
從轉換步進轉化的年代
陳駿霖的想法跟他不謀而合, 就着學習變得更個人化這點,他認為疫情是一個契機,「我形容這刻是一個transformation(轉化)的階段,以前電子學習是經歷translation (轉換),把看紙本書的經歷放到線上變為閱讀PDF ,學習者的感受和經歷沒有變得更豐富,但這是必經的發展過程。現時電子學習變成了必需品,是經歷了transformation,學習的整個場景變為線上進行。學生可以按自己的學習需要去重温網課, 透過應用程式和VR技術等,有更多互動學習的體驗,甚至有人工智能在背後運作,譬如學生看過了影片後,完成練習馬上可以得到回饋,系統立即分析學生表現,老師回校便可進行個別差異照顧。」
「以前電子學習是經歷 translation(轉換), 把看紙本書的經歷放到線上變為閱讀 PDF,現時是經歷 transformation(轉化), 把學習的整個場景變為線上進行,增加互動學習的體驗。」
陳駿霖 - GRWTH共同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完整訪問請詳閱(P.2 – P.5): https://bit.ly/3gq7GbS )